防鸟刺介绍什么是分流器?
在实际侧量工作中,当被测直流电流大于几十安堵时, 由于分漠电用发热严重,将影响附量机构的正常工作:同时又由于分流电阻的体积大,也不便在表内组装,为此,往往把分德电阻做成单独的装置,称做“外附分流器”,如图3-12所示。
外附分流器有两对接线端钮,其中粗的一对(1、 2)称做“电流接头”,申联在被测的大电流电路中:细的一对(3、4)称做“电位接头”,与磁电式仪表并联。
通常分流器上面标有“额定电流”和“额定电压”值,而不标其电阻数值,分流器的额定电压标准为75mV或45mV。在选配分流器时,应注意选用额定电压值与测量机构的电压量程(即内阻与电流最大量程之积)相等的分流器。在这种配用情况下,电流表的最大量程就等于分流器的额定电流值。
例如:一只标明需配用75mV分流器、满刻度为100A的直流电流表,当配用75mV、100A 的分流器时,其指示值即为被测电流值;而当配用300A、75mV 的分流器时,则电流表的最大量程为300A,因此需将读数乘3,才是被测电流的实际值。
当仪表采用分流的方法扩大量程时,只有分流电阻和测量机构的温度系数保持不变时,测量才是准确的,而实际上则不可能,因为分流器的材料为锰铜、测量机构的动圈为铜线,游丝又为磷毒铜成锡锌咨铜,它们电阻的温度系数相差较大,当温度变化时,被测电流在动圈和分流器中的分配关系也随之改变,其结果是导致测量误差增大。为了减小这种误差,常常采用各种温度补偿线路,其中最简单的是串联补偿电阻R的电路,如图3-13所示, R. 多是温度系数极小的锰铜电阻,与R.串联后, 由于总阻值(R.+R,)的加大,使R.的变化量所占的比例明显减小,因而提高了仪表对温度变化的适应能力。
串联的温度补偿电阻R值可由下式计算:
R≥1β一K;
KR
式中R,-- 温度补偿电阻 (多为温度系数很小的锰铜电阻线绕
成,可认为它不受温度影响);
R.-测量 机构内阻;
β_测量机构铜电阻的温度系数,一般取4;
K,温度每变化 10C所允许的仪表附加误差。
K,与仪表的使用条件分类组别有关,表的K,就是仪表精度所对应的数字,如1.5级表的K,=1.5;而B类表的K,只取精度等级的4/5.
为了得到较小的K;数值,就需选用较大的温度补偿电阻R.而R,越大,仪表所需的端电压越高,故这种简单的串联温度补偿线路不宜用在低压和高精度的仪表中。通常,高精度仪表采用温度补偿线路。